人造板行业发展现状与态势

中国人造板产量居世界首位。据FAO林业贸易数据库资料计算,结果显示:中国人造板产量从2007年开始在世界总产量中的占比超过1/4并稳居世界第1,2013年占比高达40.88%继续领跑全球。 

中国人造板年产量持续增长,增速减缓。依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人造板产量2000年0.20亿m3,2013年2.72亿m3,13年间增长12.6倍。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人造板生产也逐步刹车进入了怠速发展阶段,从21世纪第1个10年平均20%以上的高速发展逐渐降到10%以下。2012年和2013年全国人造板产量分别是2.12亿m3和2.72亿m3,增速较2010-2011年明显放缓。规模以上人造板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在15%左右,与近年来年均20%~30%的增长率相比增幅明显降低,效益明显下降。高端优质纤维板、刨花板产品进口呈大幅度增长态势。如此大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形成行业优势,更没得到应有回报,不仅不具话语权,而且随时面临各种风险。 

中国人造板生产省区集中度较高,但企业规模小。各省市产量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人造板行业产量27 220.58万m3,产量居前4位的省份为山东省6 590.5万m3、江苏省4 440.7万m3、河南省2 745万m3、广西自治区2 722 万m3,分别占人造板行业全国总产量比重为24.21%、16.31%、10.08%、10%。4省区合计占到全国总量的60.60%。 

中国人造板生产企业经营规模小。全国家庭作坊式工厂遍地开花,缺乏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产业和商业巨头,无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无法开展有效市场营销,无法实现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双重规模经济。全国各省都有胶合板企业,总数合计上万家,但大多数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且90%的企业年产量在1万m3以下,仅少数达到年产2万m3以上。 

中国人造板制造业发展平稳,但整体效益下滑。近5年来,人造板行业总资产稳定增长,企业数量基本持平,行业销售毛利率和净利润率稳定小幅增长。尽管行业亏损面略有减少,但由于受国内房地产调控和国际市场下滑的负面影响,收入增长率出现大幅下降;虽然利润总额有所增加,但是销售利润率低于7%,行业盈利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一方面,受国际市场萎缩和国内房地产调控影响,人造板下游产业均放慢发展速度,造成了部分人造板市场短期销售不畅的局面。另一方面,木材原料短缺,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物流、人工和资金等生产成本增加,造成大多数企业效益降低,个别企业被迫停产。总体来说,当前人造板行业生产规模发展减缓,资源瓶颈仍然存在,产品结构亟待调整,技术创新有待加强,预计未来2~3年内行业将保持平衡发展态势。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规模以上人造板企业共4 655家,平均资产规模5 487万元,同比增长9.7%;平均收入规模6 543万元,同比增长9.8%;资产负债率45.5%,同比下降2.5%;行业亏损面6.1%,同比下降17.2%。2013年1—9月销售收入近5 000亿元、利润总额298亿元,平均每月利润33.13亿元、同比下降2.21%,企业效益有所下滑。 

1629977352596592.jpg

企业重组进程加快。随着我国资本市场IPO的开闸和新三板政策的调整,多数进入人造板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急于寻找退出途径,加上市场低迷,行业经济不景气,使得2013年成为人造板行业资产重组、企业并购最活跃的一年,业内多家企业易主、卖壳和被兼并。例如:吉林森工集团通过收购中盐银港人造板公司88.12%的股份,实现了对中盐银港的控股;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亚洲创建(惠州)木业有限公司75%股权,获得实际控股权。2013年12月6日,林木类期货胶合板和纤维板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填补了国内林产品期货品种空白,开创了期货市场服务林木产业的新领域,对人造板行业意义重大。两板期货对于有效减少市场无序竞争、降低企业资金风险、稳定产品价格、创造合理利润架起了新平台,也为企业重组、产业升级、市场拓展提供了新机遇。 

推动技术创新装备升级。随着国产人造板连续压机生产线的问世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颁布,人造板行业全面进入技术进步装备升级阶段。以纤维板行业为例,截至2012年底,全国关闭、拆除或停产纤维板生产线累计达到162条,淘汰落后产能500万m3/年。 2013年初,全国新建纤维板生产线55条,设计生产能力达到687万m3/年,其中连续平压生产线34条,合计生产能力为527万m3/年,占在建纤维板生产能力的77%。

2013年美国《复合木制品甲醛标准法案》升级版CARB认证P2出台,对木制基材人造板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尽管对我国木制品出口造成极大影响,但也促进了国内低醛和无醛人造板胶粘剂的发展。不少企业使用大豆制成的生态粘合剂、异氰酸酯(MDI)胶粘剂和三聚氰胺改性胶粘剂生产人造板,与产业链末端品牌企业联合推出无醛、低醛木制品,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运作效果。 

外贸特征 

中国人造板国际贸易世界占比不断升高。根据FAO数据库资料显示,1991—2013年中国人造板进出口贸易量在亚洲和世界中的占比持续升高,2013年分别达到32.57%和11.86%,比2000年的24.00%和5.95%、1991年的18.52%和7.38%分别提高8.57百分点和5.91百分点、14.05百分点和4.48百分点。 

中国人造板的进出口贸易呈波动增长态势。 

中国人造板进出口剪刀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991—2013年全国人造板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的比例失衡继续扩大。 

人造板三板进出口贸易表现不同步。 

不同人造板的出口分布较为集中。从2013年中国胶合板与中纤板出口量的主要地区和国家分布来看,美国均是第1大客户,但比重有所不同。 

人造板外贸市场出现萎缩趋势。我国胶合板出口2013年频遭双反,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的胶合板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使中国胶合板失去市场优势。2013年胶合板出口美国134.68万m3、同比下降17.78%,出口总量1 026.14万m3、同比只增长2.3%;中密度纤维板出口174.65万t、同比下降了6.36%。于2013年3月3日生效的欧盟《原产国标签法》要求,出口到欧盟市场的木制品必须获得FSC身份证,证明生产企业采购的木材产自合法开发的森林;这对我国运营规范、产品顺利通过FSC认证的大型企业影响不大,但对多数中小制品出口企业冲击明显。2012年12月和2013年3月美国对华进口的硬木和装饰用胶合板分别作出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初裁,涉及江苏省徐州、宿迁、连云港等地108家企业,涉案金额3.3亿美元;如果加入从上海、山东等口岸的出运量,涉案出口额更大。胶合板是苏北地区传统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实际利润率较低,主要靠成本优势,大多就地取用速生杨树加工;如果双反成立,将导致涉案企业被逼退出美国市场,给该地区人造板行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进而影响当地大批林农的切身利益。 

1629977391868123.jpg

发展趋势的讨论及建议 

全国人造板产量2000年0.20亿m3,2013年2.72亿m3,13年间增长12.6倍。中国人造板产量从2007年开始在世界总产量中的占比超过1/4并稳居世界第1,2013年占比高达40.88%继续领跑全球。速度惊人!规模惊人!近年来,规模以上人造板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明显降低,销售利润率低于7%。2013年企业亏损面6.1%。效益明显下降!1991—2013年间中国人造板进出口贸易量在亚洲和世界中的占比持续升高,2013年分别达到32.57%和11.86%。贸易规模巨大!人造板中,胶合板进口增加16.4%,而对优质刨花板和纤维板的进口分别增长7.0%和280%。高端产品匮乏! 

如此大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形成行业和贸易优势,更没得到应有回报,不仅不具话语权,而且随时面临各种风险,典型的大而不强。虽然中国目前众多行业都存在大而不强,但是应理性看待,未雨绸缪,加快升级转型步伐。  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是永恒主题。 

趋势展望:虽然当前环境和形势复杂,海外经济动荡、产品出口低迷,国内经济放缓、居民消费有限,房地产调控、投资减速,人造板产业发展整体面临严峻挑战,迫使人造板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步伐;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全球经济继续复苏,国内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人造板及其下游产品出口和国内市场消费企稳向好;人造板行业需要优化管理、节能降耗、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满足消费者对人造板产品适用性、功能性、环保性提出的更高要求,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对人造板企业建言:扩全球视野,寻竞争优势;建现代企业,谋长效战略;与科技嫁接,领创新先河;重商誉创造,树品牌意识;做精良产品,建营销网络。


本文来源:互联网